我校教育部课题“341”高效课堂模式与流程简介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在两年半的“自主高效课堂”研究实验中,各实验教师及学科组内的其他教师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上课、听课、评课、反思、改进等环节,在潍坊市英语教研室教研员及寿光市教研室教研员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适合寿光二中实际的以“学案导学”为引领和载体的“341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主要成果为:1.导学案设计及科学运用;2. 合作学习最佳模式探究;3.“341高效课堂”基本模式与教学方法探究。4.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形式,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案导学”是指学生以学案导引和载体,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把“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作为“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341自主高效课堂”的内涵
“341自主高效课堂” 又称为“三段四部一环自主高效课堂”,其含义为课堂教学中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四个步骤、一个环节。
1.三个阶段
指整个课堂从宏观上分为课前自主预习、课内合作探究、课后拓展提升三个阶段。
第一段 课前自主预习
以预习学案导学为引领,学生自主完成预习导学案预习任务。预习题的设计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体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要简洁明白,抓住关键,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提前把预习导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前一段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提纲中的内容,所以第一步主要是在老师的预设中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同时在预习中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查询各种资料,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圈点勾画,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等待小组合作探究时再解决。
第二段 课内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中所遇到问题,包括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这是一个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自主预习和探究两个环节,对于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实行组内同伴互助的方式,即实施兵教兵、兵帮兵的合作探究样式,要发挥好组长的作用,当好小老师。
(2) 成果展示 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据组内同学的共同探讨,争取用各种形式展现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组内、组间进行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各学习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是暴露问题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展示,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训练技能,总结规律。这个阶段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要根据学习小组的展示情况,精讲点拨,适时对个人、小组等运用评价策略。
第三段 拓展巩固,迁移提升。
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知水平,设计一些体现能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达到迁移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这个环节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环节。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熟练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2. 四个步骤
是指课堂上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四大步骤。
合作探究 学生将在自主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疑点、难点、重点等)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预习学案上的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探究。
成果展示 各学习小组将探究讨论的的成果进行展示,同时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提交。
(3)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疑答难,总结规律,点拨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表、教材的能力,准确把握学情。
(4)当堂检测。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选题目,进行当堂达标测试。教师可通过抽批、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3. 一个环节
是指课后(自习)对当堂内容进行适度拓展提升
在对当堂内容进行巩固检测的基础上,适度对当堂内容进行拓展、变式,设计一些体现能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达到迁移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构建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1)步骤
课前
1、学案导学,自主预习,自主探究
课中
1、导入课题,明确目标 (3分钟)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0分钟)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20分钟)
4、巩固检测 (12分钟)
课后
学案检测,巩固提升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