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NO.2 MIDDLE SCHOOL OF SHOUGUANG

寿光二中2021年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2-18

用汗水托举梦想  以汗水诠释辉煌

一、党建统领,以信仰激发使命担当

寿光二中党委以“党建统领·全盘共赢”为目标,深入实施“党建运行规范化、党建管理精细化、党建特色品牌化、党建阵地高地化”建设工程,认真落实“四制工作法”,全面深化“党建+”模式,开展系列“红心向党”教育活动,倾力打造“和谐聚力·合作育才”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融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全力推动学校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高品质发展。

二、特色发展,用文化浸润师生成长

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在全面传承“合作成就未来”校训精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合作·和谐”学校文化的内涵,把“合心办学,和睦相处;合力谋事,和平交往;合作共赢,和谐发展”作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进一步突出出来,从健全党建文化、培育精神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构建课堂文化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努力探索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管理方略,努力铸就不同而和、团结友善的合作精神,努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同频共振、和谐共进的教育生态,努力构建唤醒教师专业成长内需、激发学生全面发展潜能的发展机制,形成学校内合外顺、和谐共进、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三、管理创新,将落实进行到底

本着 “从细微处抓落实”的原则,在具体措施和相关环节上做好实实在在的工作,让精细化管理在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一是成立学校管理督导团。每天由一名校级干部和一名中干部组成督查小组,24小时在岗值班,每天形成一份《学校管理督评清单》,所有工作一天一督查,当日公布,限期整改,学校督评处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汇总,督促学校干部“盯着问题”抓推进,“贴着地皮”抓落实。

二是成立教学管理督导团。全面落实包靠机制,每个年级和学科教研组由一名党委委员包靠,每一学科备课组、每一个班级由一名中层干部包靠,严格落实包靠责任,及时解决级部、备课组在教学一线遇到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学管理质量。落实巡课机制,提升执行力。学校教学管理督导团成员每天必须深入课堂和备课组,从教师办公、集体教研、学生学习习惯、课堂常规、导学案运用等方面进行巡课,督促教师自觉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四、搭建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立足治校育人能力提升,通过读书提升、实践锤炼、路演展示等方式努力建设一个专家型、研究型、创新型学校领导班子,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二是实施“三项工程”,助推专业发展。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满意率工程、优秀教师锻造工程,努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是举办“两大论坛”,分享成长经验。举办以“智慧、梦想”为主题的“教师读书论坛”;举办“合作、成长”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发展论坛”,通过成员之间互促共进的学习交流活动,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四是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校本培训。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完善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开展“名师工程”、“攀登计划”和“全员发展”系列培训,通过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等多项内容的“模块专题”培训与实践,着力解决教育理念转变和立德树人能力的提升,激励教师专业发展自觉,形成名师辐射和骨干教师带动的层级培训培养格局,提高校本培训质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发展速度与质量。

五、德育为先,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一年来,寿光二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爱国爱党为切入点的思政教育、惜时苦学为切入点的感恩教育、责任担当为切入点的成长教育、理想目标为切入点的励志教育、激发动力为切入点的信心教育、心理疏导为切入点的生命教育”六项育人活动,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争做新时代英才”时政新闻进课堂、进餐厅活动,每周五晚自习用30分钟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时政新闻专题视频;学校还利用学生就餐时间、一日三餐定时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时政新闻节目。在党性教育中心开放阅读区,设置阅报栏,每天更新报刊杂志,在教学楼大厅设置校园读书角供学生随时学习、查阅。

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寿光二中还大力实施“活动思政”课程,先后举办“唱响红色经典,礼赞建党百年”校园红歌大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团日、“爱我中华,逐梦青春”国庆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宣讲活动,先后邀请洛城派出所民警、农商行工作人员、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革新带头人、市应急管理局专家等到校举行专题报告会,为师生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生动、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课。

 

  •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寿光市第二中学  地址:寿光市洛城街道富士街3601号  邮编:262700  联系电话:0536-5591001  邮箱:sgsdezx@wf.shandong.cn 鲁ICP备20027023号-1 技术支持:寿光华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  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