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日接到通知,要到北京中学挂职学习一周,心里非常疑惑:北京中学?有这么个学校?不会是下通知的人说错了吧?百度一下,还真有这么一所学。打开学校网站看了一眼,学校的阅历课程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还有这样的课程?我期待着去学校看一看,学一学。一周的学习下来,感慨颇多,如果不能说北京中学是教育界的“桃花源”的话,那它至少也是教育界的一片乐土,学生在这里快乐的“成长”。当其它的学校在喊着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时候,素质教育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面目。
几天下来,收获很多,总结如下:
一、先进而又朴实的教学理念。
20日上午,来到了北京中学。学校没有气派的大门,旁边墙上挂着一块印有“北京中学”方匾,不大; 也没有宽敞的校园,进了校门,右手边草坪上,一块泰山石静静地立在那里,上面刻着本校的校训:世界因我而美丽。
学校不大,偏居一隅,却自成一统。20日上午的活动是“全国第二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致开幕辞。夏校长在谈到学校大小与名气时,表现出来的那份沉静,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当时下大多数人都在汲汲于名利、大干快上时,在教育上能有这份淡定,实属不易。“现在,外面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而我认为,教育的问题是很难用一个概念来解决的。与其谈各种各样的模式,不如尊重孩子的差异,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下问题。”(大意如此)不由得想起了北京中学的校训——世界因我而美好,看似一简单的口号,却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我很重要,我要变得更好”。本校的校风“和而不同,乐在其中”,更是彰显了学校的一个理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
参观校园,发现北京中学是把这一理念落实到了实处的,走廊里挂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照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都参与其中,墙上挂的字、画、摄影作品,都是出自本校学生之手,连校门口牌匾上的“北京中学”四个大字,也是本校学生作品。学校办公室里的篆书“世界因我而美好”是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学校是我家,如此尊重学生,学生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学校。
行走在北京中学的校园里,感北京中学有种不同于其它学校的氛围,找不到一个很确切的词来形容,就是一种让人感觉很舒服的氛围。接待我们并陪我们参观的刘校长,介绍校园时,娓娓道来,如话家长。碰到的学生都带着一幅朝气蓬勃的面孔,自信、阳光,见到老师问“老师好”,这种问好不是那种应付式的,里面的带着真诚,带着自信。学校的护工,不论是安保还是保洁,见到你都热情的打招呼,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似乎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在这里,师生是平等的,餐厅和学生的是一块儿的,当然教师可以早去吃饭,如果教师去晚了,那么教师也得和学生一块儿打饭,一块儿找地方坐,这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阅历游学活动中,教师的吃住也都是跟学生一起。课堂上,教师都是和学生亲切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和提问时,除非老师特别要求,一般都是坐着说。学校领导几乎认识每个学生(当然这和他们的在校生少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路上点叫着学生的名字打招呼或者问问近来哪件事做的怎么样了。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怎么会不自信,课堂上怎么会拘谨呢?
二、丰富而强大的教学资源。
北京中学虽然成立较晚,但是起点非常高。经常承办全国性的教育会议,和国外的学校有定期的交流活动,还有京港校长交流活动等。而不管是什么层级的会议,学校都会尽量挤出一定的时间,让本校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现身说法,展示自己学校的成果,更是对学生的一种历练。
再从教师层面来看,名师荟萃,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名师,每科都有一至两名特级教师,年轻教师的学历层次也都很高。这些教师的眼界、格局,也必将深深地影响北中的学生。在挂职研修期间,深入课堂听了十几节课,教师也是各显其能,课堂精彩纷呈。比如,政治老师给理科学生上课,讲哲学观点所联系的事例都是理化方面的,还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小实验,把抽象的哲学道理直观的摆在学生面前;地理课上,讲岩石类型及风化,PPT上展示的照片都来处阅历课程时所拍,讲到紧要处,故意卖个关子,等着学生把答案说出来。数学课上,趣味数学,实用数学等等不一……
学校还有BA大讲堂,定期请名家、教授进校园给学生做主题、多主体、关注中外融合的报告,BA大讲堂有一个固定的环节是师生互动。
北京中学和北大清华、首师大、北伊利诺伊州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的大学,中央教科院、北京教科院,国内外专业教育机构都有合作项目。
有了这些资源的支撑,北京中学的学生也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三、完备而又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
学校的课程开的非常齐全,从初中到高中,绝对不会出现文化课挤掉音体美等课程情况,而且音体美等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又细分出了很多小课程。学校最具特色的课程是和国外教育机构联办的跨学科的STEM课程。另外,学校有大量的学生社团,学校支持,学生自己组织。学校的社团活动这这几年也逐渐开花结果,辩论社团击败了大学生代表队,英语社团在CCTV组织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斩获了一金两银的好成绩。
学校在授课方式上,从初二开始实行选课走班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有三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导修班、研修班、自修班。在初中这三种班班型都有,但是高中多数是研修班,导修班相对较少,自修班没有。这三个等级授课内内容一样,但是同样内容讲授的程度不一样,进度大体保持一致。
在授课方式和授课进度上,学校在这方面管理相对粗放,学科组和老师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自主权相当的大。典型的学科是语文,由于该科知识没有层递性,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老师在教授报告文学,那个老师在教授作文,而这个老师还在讲文言文。
在具体的授课方式,学校也没有一种模式化的要求,老师或者讲,或者小组讨论,或者生教生,不拘一格。教室的课桌有传统摆放的,也围成一块儿的。
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阅历课程和项目学习。
从初中开始,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有游学活动,增加学生阅历。这些游学活动由学校和旅行社合作,学校深度开发。活动内容有摄影,绘画,写随笔,访谈,体验民俗文化还有结合相关的课程进行的小专题调查。阅历课程由学校制定规则,学生自己投票决定,并负责组织实施,当然校长有一票否决权。出去之前,学生要有相关的资料准备,过程中记好笔记,回来要形成成果上交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同吃住,关系也逐渐的亲密起来,这种亲密和课堂上建立起来的那种尊重式的亲切是完全不同的。高中还增加了拓展、负重远行拉练、军事化毅志煅练、露营等活动。
最有特点的是北京中学的项目学习。项目学习分为学校层面的和学科组层面的。学校层面的有“日本弓背蚊的基本特性和筑巢特点研究”“裸声”“手机风扇制作与改进”“为残疾调琴师找工作”“暖气片上方灰尘成因及有效的解决方式”等,这是跨学科的,属于那种课外兴趣班性质的,需要哪一科老师的支持,哪一科老师就要跟进。
更吸引人的是单科的项目学习,在这里正好碰上黄佳佳老师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上报告文学这一块,感觉收获很大。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有一个报告文学专题,黄老师没有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了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写一篇报告文学。
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进行初步指导,学生分组确定采访对象(个人、团体、事件),自主设计采访问题。反馈给教师,确定有采访价值;进行采访形成初步采访稿;采访稿反馈给教师,指导;针对问题,进行再访。
2.学习成熟报告文学的写法。除了课内的篇目外,老师又补充了两篇《玛多,一个人的记忆》《爆炸现场》。
学生对自己进行解读。老师进行指导,至少完成几个问题:
1.文章是如何切入的。
2.材料是如何选择取舍的。
3.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4.文章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小组共同列好提纲,确定好执笔人。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采访材料不够的,还要去补充。
3.最终形成成果,这个成果并不仅是需要展示的成果本身——一篇报告文学,还要有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反思。
在这个项目学习,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工作开始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思路,并且安排好的计划,形成指导性的材料。学生做的每一步都要有文字记录,并且存档。
这项工作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真正做到了我要学。要形成文字材料,必须认真的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学习报告文学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放进过程性材料中,学生把这些技巧知识研究透了,然后在形成自己的先报文学时再运用一次,基本上就把这些知识掌握得差不多了。
由此,知识由传授变成了“习得”,几天的访学过程,发现“习得是”北京中学的一个关键词。
四、高能低分的北中学生。
高分低能,这个词很常见,但是“高能低分”这个词就没怎么有人提起过,好像高能自然就应该是高分,其实不是这样,北京中学学生的表现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就是典型的“高能低分”。
以语文为例。作文课上,学生习作写得相当漂亮,点评自己或同学的作文,条分缕析,评得头头是道,相当到位。阅读课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思想的把握非常精准。但是换到讲评课上,又是另外一幅场景,重点字词,不会写;成语,说起意思来知道,而且知道出处,但是一做题就错;名句题默写题,填不上几个:从我们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应试能力很低,训练量严重不足。
说这些,完全没有贬低北中学生的意思,他们有着比别地区学生更宝贵的优点。
他们的思维很活跃,知道如何去做一件事,包括学习,而这一点最难能可贵。拿盖房子这个事来打个比方吧,我们的学生手里有盖房所需的砖泥沙石料,样样俱全,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盖房子;北中的学生手中可能建筑材料不那么齐全,但他们知道如何盖房子,知道到哪里找盖房所需的材料。
他们有很强的质疑意识。在课堂上,即使老师采用传统的讲授的形式授课,他们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发问。
一周的挂职学习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很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短短几天时间,从教学理念到具体的教学方式学到了很多,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期待再来,更深入地了解、学习!
最后,
非常感谢中国教科院领导在本次挂职研修活动中的付出,活动组织的充实而又周密。
感谢北京中学领导热情而又细致的接待。
感谢北京中学高一、高二语文组同仁毫无保留的奉献和支持。
感谢同组来自吉林、辽宁、天津、浙江、福建、四川、深圳的八位老师在挂职学习期间给予我的帮助。
- 附件下载:
- 上一篇:
- 下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