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理解和家长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比如经常看到家长对孩子说:你给老子认真读书。老师对学生说:你给我认真写作业。
对于家长或老师来说,也许只是以及口头禅,但是经常这样的话语,无意中造成了孩子对于学习的一种错误认知。因为,孩子作业磨蹭很可能只是一个现象,背后的问题可能是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知存在偏差。比如孩子很容易认为,我是在为父母学习,为老师学习,这不是我的任务,是你们强加给我的。因此,要通过经常的交流沟通,和孩子达成一个共识:作业,是你和老师,以及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三方之间的契约。完成作业,是对契约的遵守。不完成作业,是对契约的违背。所以,你有义务按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它。
为了完成它,可以商定相对固定的时段,并用好闹钟,让作业成为一种习惯。
以下具体作法可参考:
1.每天晚上几点做作业,几点阅读,几点上床睡觉,时间是固定的。
2.作业按时完成,而且经得住检查,其余的时间,可以有底线地自由支配。切忌看到孩子完成作业快,还有时间就随意给孩子增加作业。
3.作业没能按时完成,到了时间也不能继续做,要去阅读,按时睡觉。
4.第二天到学校,去向老师解释情况,或接受惩罚。也可以早上起来后继续补作业。
5.如果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老师的问题或作业本身的问题,通过沟通确认和解决;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或请求老师协助(打电话等)。
这样的话,磨合一段时间后,孩子就慢慢适应了,逐渐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保持必要的紧张感。
当然,这些技巧并不重要。技巧都是生成的,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则:
1.作业是谁的事?
2.遇到问题如何沟通解决?
3.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可以协商讨论的空间?
把孩子当成独立的负责任的人,孩子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独立和负责任。
- 附件下载:
- 上一篇:
- 下一篇:学在北中 乐在其中——北京中学挂职学习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