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NO.2 MIDDLE SCHOOL OF SHOUGUANG

锻造青年教师,奠基学校未来——寿光市第二中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1-09

学校发展教师第一,而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学校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的程度。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比例的迅速增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成为事关学校的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寿光二中积极搭建青年教师发展平台,不断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机制,深入实施“优秀青年教师锻造计划”,促使他们快速发展。

建立“两个档案”,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青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档案。在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学指导中心帮助指导下,该校青年教师客观全面的分析自身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情况,明确发展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样就从机制上实现对青年教师有效的培训和激励,实现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该校的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青年教师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及阶段性目标,学科专业成长目标、教育专业成长目标、教育教学技能成长目标、教育教学研究成长目标、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目标等内容。具体化、可操作、能实现的专业发展目标,激励着全体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热情,确保了该校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两年合格,三年成熟”总体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是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卡。为清晰地反映青年教师每一学年内工作的情况、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寿光二中组织每一位青年教师填写《寿光二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卡》,帮助每一位教师反思工作经历,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学校定期梳理汇总,树立先进典型,总结青年教师成长规律。该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卡的内容包括: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奖励情况(基本功、评优课、个人获奖、先进荣誉等);撰写、发表的教科研文章等情况;参与课题研究、开设研究课、讲座(沙龙)等活动情况;教育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的情况;所教学生(班级)学习和活动情况;教师个性化(教学、教科研特色)发展情况。 

实施“三项工程”,助推专业发展

一是实施青蓝工程。以师徒结对子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促使青年教师逐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该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深入各教研组指导研修活动、开展随机听课活动,协同导师、学科骨干跟踪听课、及时评课,同时鼓励青年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素养,并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合格教师。 

二是实施满意率工程。为促进师生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寿光二中还专门制定《学生评教制度》,在每学期末组织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全面评价,把关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树立典型,鞭策后进。

三是实施优秀青年教师锻造工程。该校因人制宜制订发展目标,通过细化各教学环节,培养体现课改精神实质、具有实践智慧、教学个性张扬、教学风格独特的学科青年骨干,让教学反思的撰写成为成就教师的有效手段。

举办“两大论坛”,分享成长经验

一是举办以“智慧 、激情、 梦想”为主题的“教师读书论坛”活动,让全体教师进行近距离的同伴互助式学习活动,共享读书感悟,获取教育启示,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含量,营造书香校园。

二是举办“交流、合作、成长”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活动,通过成员之间互促共进的学习交流活动,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逐步缩小青年教师个体之间的差距,使青年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共同提高,逐步形成该校富有内涵的学习文化,深化了学校文化建设。

                                                                                                                                                        ——2016年11月29日 《中国教育报》报道

  •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寿光市第二中学  地址:寿光市洛城街道富士街3601号  邮编:262700  联系电话:0536-5591001  邮箱:sgsdezx@wf.shandong.cn 鲁ICP备20027023号-1 技术支持:寿光华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  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