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党旗分外红
——寿光二中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邵光耀 通讯员 王乐民
近年来,寿光二中党总支以党建统领学校发展全局,深入落实“干部扛旗领跑·党员示范引领·骨干辐射带动·全员争先创优”的四级联创工作机制,倾力打造“标杆·合和·共赢”321新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融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学校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提出四条标准 加强作风建设
标准是行动的规范。该校始终坚持把“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做表率”作为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讲正气、增才气、养大气”的“三气”要求和好干部的四条标准——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有被群众认可的好作为,制定落实《学校干部工作落实督评清单》和《寿光二中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方案》,强化评价考核,每周召开校务办公会,重点工作一天一检查,督评工作一周一通报,所有工作一月一汇总,教职工评议委员会对干部的工作落实情况评价赋分,督促干部“贴着地皮”抓落实,中层部门的执行力和服务效能大大提高,为全体教职工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标杆是向上的榜样。为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争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制定了优秀党员的四条标准——信念坚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立德树人;甘为人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业绩突出。学校积极开展党员“三亮一公开”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明确要求全体党员佩戴党徽,在办公桌醒目位置摆放“党员先锋岗”标志牌,公开评议结果,促使党员教师自我加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党员不仅成为语言上的优秀,更是行动中的楷模,让党员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成为普通教职工向上的标杆。
不仅如此,为锻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明确提出骨干教师的四条标准——师德高尚、专业扎实、爱生敬业、业绩显著,大力加强“骨干教师人才库”建设,在中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备课组长、班主任、主备人选拔,评先树优、外出培训学习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全面实施《寿光二中骨干教师攀登计划》,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分层推进,分类培养,效果明显。
干部引领、党员示范、骨干争先,三类标杆齐头并进,辐射带动起全校教职工争先向上、精益求精的进取氛围,全体教职工讲奉献,比业绩,同心同行,众志成城,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设四种课堂 创新学习方式
立身以力学为先。为强化党员学习,学校党总支创新学习方式,开设了四种特色课堂,引导干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固定课堂,学校制定了“支部生活日”制度,每周五组织四个支部统一开展党内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党组织生活常态化。流动课堂,针对退休党员行动不便和年龄偏大的实际情况,寿光二中把重点必学书目下载录制成音频资料,组织党员一对一送学上门。掌上课堂,通过党员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灯塔”党建在线学习等方式,定期发布各类学习资料,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红色基地课堂,寿光二中组织干部党员及骨干教师参观李植庭党史馆、马保三故居、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等党员教育基地,借助红色场景,组织现场教学,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养。
寿光二中还深入实施“十万十卷”读书工程,每年投入十万元为全体教职工每人购买十本政治理论和专业书籍,加大投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职工广泛深入阅读,逐步引导帮助教师建立“家庭书房”,努力倡导休闲时刻“不是阅读就是健体”的良好风尚;鼓励教师述说教育故事,支持教师著书立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叙事、演讲征文等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学习氛围。
举办四项活动 激发争先活力
以“五星”党员创建活动为载体,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此,学校制定了《寿光二中党员“五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创星”活动激励党员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把“五星”创建作为优秀党员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年度表彰的优秀党员从“五星”党员中推荐产生。通过“五星”创建,形成了党员带头学习讲党性、带头实干谋业绩、带头服务比贡献的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以“植庭论坛”为载体,锻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举办以“智慧·激情·梦想”为主题的“党员读书论坛”活动,让全体党员通过近距离的同伴互助式学习,共享读书感悟,获取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举办以“交流·合作·成长”为主题的“教师发展论坛”,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成员之间互促共进的学习交流,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逐步缩小教师个体之间的差距,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以两个“导师团”为载体,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成立党员干部导师团和党员骨干教师导师团,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导师团的成员结对帮扶一名后进学生,对特困家庭、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开展捐助活动,定期同他们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党员骨干教师导师团的成员同年青教师“青蓝结对”,带师德,领师能,无私传授教学专业技能和班级管理经验,助推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以“合和杯”六环节活力课堂改革系列比赛活动为载体,党群联动,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该校三个年级支部全面启动了“六环节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组织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党员骨干教师课堂开放日等系列业务活动,推动了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成立四大项目组 创新发展机制
整体搬迁进城,为寿光二中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实现“成功的学校,幸福的校园”的学校发展愿景,该校成立了学校整体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提升、服务保障提升四大项目组,分管校长担任项目组组长,各项目组制定详细的提升策划书,从强化领导责任做起,层层签订责任书,任务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白纸黑字加上大红的手印,将压力一直传递到最基层,以责任担当倒逼工作落实。以党总支为龙头,四个支部和四大项目组为骨架,辐射各中层部门、各学科教研组、各教学班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党建工作大格局,不仅从机制层面强化了党务与业务的融合,而且形成了各科室、教研组共同参与党建工作、齐心协力推动学校发展的良好格局。
学校整体发展提升项目组围绕发展愿景,从学校党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挖掘激发学校发展驱动力,促进学校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组,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打造“六环节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益大幅攀升。学校管理提升项目组以“立德为上,幸福成长”为目标,积极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搭建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平台,发展壮大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提升素养。服务保障提升项目组构建 “对话与服务”平台,通过“校园民声”网站专栏、教职工微信群、校长信箱等方式,认真倾听来自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限期三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全体干部俯下身子为师生服务,以贴心的工作和真情的服务,努力提升二中“温度”。
强化四方合作 构建“合·和”文化体系
历经62年办学历史的积累沉淀,寿光二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层文化内涵——合作。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注入了更鲜活灵动的内容,“合作育人,和谐发展”,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合·和”文化体系,“以合作培育和谐,以和谐促进发展”逐步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遵循和行为自觉——师师合作,强化了精神融合、能力互补、智慧共享与合作共赢。师生合作,坚定了教学相长原则,确立了“敬重教师就是成长自己”“尊重学生就是发展自我”的理念,“知识的共生是果,精神的壮大是根”。生生合作,拓宽了学生发展的领域和阵地,学习互助组让人人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律自治组织让自主管理成为可能;文体活动的自主举办释放的是活力,成长的是能力;自由组合、自我管理的社团锻炼的不仅是合作的能力,塑造的更是一种合作的文化。家校合作,该校通过万名教师访万家、设立教育惠民办公室、开通热线电话、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和家委会座谈会等方式,放下架子倾听社会各方面意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在“合·和”文化氛围中,寿光二中努力建设“双核”育人课程。在国家课程中,不断注入“合·和”育人元素,加强“三观”教育,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校打破学科边界,突破班级局限,嫁接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以“课程超市”的形式开设社团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多种兴趣需求。经典诵读、绳彩飞扬、墨韵飘香、百变魔方、梦想舞蹈、趣味英语、快乐烹饪、动感轮滑、畅快游泳等49门课程目前已经全面铺开,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成为二中学子释放青春激情、提升综合素质、展示个性才华的广阔舞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站在新的起点上,寿光二中党总支将牢记教育初心,奋力担当作为,踏着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铿锵鼓点,浓墨重彩地书写好学校发展“奋进之笔”,全力推动学校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以一流业绩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二中力量。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