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来源:本站原创 2018-12-29


从教
15
年,做班主任工作也有13年了,谈经验,受之有愧,只不过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说出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如果给今天的交流起一个题目,就叫做“‘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1、关注细节,搞好落实,重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有很多班主任,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问:班级管理有什么好办法?我说:落实好级部安排的各项工作就是最好的办法。办法不在多,而在于落实,不要说是在一个学校、一个级部、一个备课组,就是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没有能够保密的办法。记得在2012级我校首先实施错时晚休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有其他学校的老师打电话询问相关情况,因此,现在没有保密的办法,关键在于落实。

    首先谈一下关于教室的卫生,可能有的班主任认为卫生不重要,学习才是根本,但是教室里乱糟糟的,一定会影响老师和学生上课的心情。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它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本人在自己的和谐班级创建实践中,总是十分重视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力求使教室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乐园。例如讲桌的桌面和桌洞卫生,安排了专人负责(由请假不上操的同学负责),规定讲桌上只放三个粉笔盒,一个彩色的、一个白色的、一个盛放碎粉笔;教室内的暖壶要摆放整齐(有三把公共暖壶,值日生负责冬天给同学们打热水喝);教室内的张贴物留下的贴痕清理干净;风扇开关及卫生工具上要做好标记;观察到早饭后部分同学倒垃圾导致第0节迟到,因此将倒垃圾的时间放在了课间去厕所时顺便倒垃圾;关注两操的人数,利用后黑板记录好请假人数后,只需关注最后排的人数,例如:班级总人数47人,有6人请假,则最后排人数为47-6-2-5*7=4人),跑操的口号是否响亮,并尽量跟随队伍跑;课间、课前的教室内的秩序:现在的办公室与教室基本都在同一楼层上,甚至是对面,每到课间尽量都到教室内看一下,提醒做好课前学习用品与知识上的准备,也顺便利用公家的时间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另外,有些个别谈话工作(仅仅是提醒或者某个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在教室内或走廊内利用课间用几分钟就完成了;课代表下发学案、练习时按照每行的人数数好,不能一分为二,后面的同学为找齐学案而浪费时间。这些工作中,有些工作只需要安排学生完成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

    生命是有个性的,建设一个班本化的、智慧的、充满生命成长气息的班级人文环境,使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微型世界,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2、规范管理,奖惩分明,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正像马金鹤老师讲的“把班级建成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离家来校,进入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一切都不适应,很需要有一个关心自己的“家”和“家长”,这个“家”就是班级,这个“家长”的角色就只能由班主任来承担。

    每个学期一开始几周,也就是开端整顿期间,正是建章立制的时期,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制度是用来管人的,但制度也是用来教育人和引导人的,有什么样的班级规章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由于我班的班规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内的规章制度、班规班约,人人知晓,因此大家都比较乐于遵守。班规制定的原则是多奖励,少惩罚,允许学生犯错,允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偶尔“糊涂”,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犯错后我们的对策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让学生有“反省”“吸收”“接纳”的一段“缓冲”时间和空间。学生阶段性格品质的可塑性强,易受环境的影响,因而这种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充满“人情味”的管理氛围,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学会团结友爱,宽以待人。正像马金鹤老师所讲的:在班内要体现一种公平公正公开,在私下里可以再区别对待(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同学需要鼓励,有的同学需要鞭策)。

    开学之初的班会:主题就是树立两个意识,一个是“考学改变命运”,一个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为此,提出的班级口号是“珍惜时间,把二分钟当作一个自习”。 另外,在班内要善于挖掘这样的典型,宣传典型,13级主要是挖掘了班内刘**的典型(高一、高二玩的多,但在高三转变大,学习刻苦,晚走早来,最后考的也非常理想,24号考了班内的15名);14级主要挖掘了刘汉群(1号)、李清月(4号)两个勤学、好问的典型,每逢班会就讲:他们两个都有疑问,你们肯定有更多的疑问,并给他们的好成绩以正确的归因。

    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开学之初,让全体学生关心并搜集体文化底蕴的一些名言、警语、宣传标语,并轮流在黑板上书写,从而从中吸取一些道理和见解,达到寓教育于生活。

现在各级部都大力倡导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开班会讲明白是其中之一,另外,我在班内还用了“小组合作奖励办法”,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包括五项评比扣分,勤学好问评比,习惯检查也以积分的形式体现,学习成绩等,用制度引领(评价制度就是导向,就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并且每次大型考试(基本上每月)后举行发奖仪式(两个奖杯,自己从网上购买,灵感来自于足球比赛中的“大力神”杯),这样班内的一些活动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包括作业的收发(传统的作业收发很乱,为避免,以小组为单位收取,老师批阅完成后,再以小组为单位下发)

    三、善于学习,不断进步

    记得一位校长曾经说过“咱们都是吃业务饭的”,对我来说,这句活印象很深刻。我是02年毕业进入二中,02年到05年,备课组内有一批老班主任,看到他们为班级而采取的一些措施,自己也从中学习了不少东西。之后经过0709121314级,每送过一级,都从领导,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作为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要掌握好火候,既要拿得准,又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当老师却不干班主任,那他的职业生涯是有遗憾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这是所有优秀班主任的共同感受,同时我也以此时刻激励自己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把所有的智慧和爱心无私地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